“党的十九大提出了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建设美丽中国,以及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等思想。在这些方面,我国钢铁行业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之际,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对《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谈起中国钢铁行业5年来的发展成就。格润德作为
方矩管、
镀锌管、
焊管、直缝管等产品的优秀制造企业,会一直关注此事!
“我认为我们已经进入了国际一流钢铁强国的方阵。”干勇说。
钢铁工业4个方面水平国际一流
“这5年,中国钢铁制造业发展非常快。除了技术本身以外,运营模式也从纯生产模式转变为生产加服务模式。”干勇说,“其实,从2016年开始,无论是从品种开发,还是流程、工艺和装备技术等方面来看,中国钢铁工业已经进入世界一流强国的范畴,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一是品种开发水平世界一流
“高牌号无取向硅钢、高品质铁路机车用钢、高质量钢轨、高寒地区热轧H型钢……这5年,几乎所有钢种质量都在提升,与此同时,钢铁产品的稳定性也得到了大幅提升。每年3.2亿吨建筑用钢中,有95%属于三级钢筋;高品质钢材代表品种如高端汽车板、高级别管线钢等产品开发水平国际领先;具备几乎所有牌号硅钢的生产能力;以轴承钢为代表的特钢产品研发技术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干勇细数钢铁工业5年来在技术上的进步,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干勇指出:“在生产轴承钢方面,我国技术是过关的。目前,我国轴承钢以每年几十万吨的出口量供应国外众多高端轴承生产厂家。但是,我国在生产高端轴承产品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很多高端轴承产品,如高铁轴承、数控机床轴承等仍依赖进口。”对此,干勇认为,这一方面是由于把轴承钢生产成高端轴承产品需要经过许多复杂的工艺,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在生产轴承方面经验仍不足、数据积累仍不够。
二是流程技术一流
“为什么近年来钢铁工业品种提升得这么快?这主要源于5年来流程技术的飞速发展。”干勇表示,“一批以连续化、紧凑化、大型化为特征的现代化流程技术发展起来了。”
干勇指出,2011年以来,以首钢京唐为代表的国际一流的可循环流程可以算作当前世界钢铁流程先进水平的一个代表。首钢京唐是全球第一个在5000立方米级高炉上使用全干法除尘工艺的企业,热风炉温度达到了1250℃,采用了最新的低成本高效洁净钢冶炼技术。
“目前,我们的大高炉、转炉技术已经实现了对包括韩国、日本、美国等在内的20个~30个国家的出口。以前我们是进口国,而现在,我们是技术、装备的出口国。”干勇说。
三是环保指标大幅改善
“我国钢铁流程技术和品种变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环保指标的大幅度改善。”干勇介绍,5年来,我国吨钢综合能耗、新水消耗、污染物排放等指标大幅降低。目前,全国吨钢能耗约为570千克标准煤。河钢邯钢、首钢京唐、鞍钢鲅鱼圈、马钢新区等吨钢新水消耗都在3吨左右,达到国际最好水平。
“目前,我国在吨钢二氧化硫排放,烧结脱硫、脱硝,二次能源回收等方面采取更加严格的标准,环保力度大大增加。”干勇说。
四是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取得较好成效
“智能、绿色是新型工业化的特征。《中国制造2025》启动以来,智能化、绿色化在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干勇介绍,“我国钢铁工业在智能化方面基础不错。目前国内32家规模比较大的钢铁企业已经实现了基础自动化100%覆盖,三级自动化水平基本为100%。虽然我国钢铁工业自动化水平还没发展到4级,即ERP(企业资源计划)以上水平,但是已经接近实现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的要求了。以宝武集团为例,目前宝武集团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已达国际一流水平。”
干勇指出,5年来,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绿色经济,在流程绿色化、绿色制造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比如,超超临界机组用的是能在600摄氏度~700摄氏度高温环境下工作的耐热合金,大幅降低了每度电的能耗。”干勇说。
“为什么这5年钢铁工业进步得这么快?我认为主要归因于创新驱动、要素驱动、投资拉动。同时,这也是我国钢铁工业坚持走智能化、绿色化道路的结果。”干勇总结道。
未来钢铁工业主要发力方向
“今后5年,钢铁工业要继续坚持创新驱动战略。钢铁企业要不断完善创新体系,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形成新的网络、流程和模式。”谈及未来钢铁工业发展方向,干勇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是在高端品种上形成国际竞争力;二是把低碳绿色作为技术发展的主攻方向;三是加快智能化发展步伐,包括建设大数据平台、建设智慧城市等;四是加强生态产品的研发;五是转变商业运营模式,充分利用工业互联网优势,发展服务型制造业;六是大力促进国际化发展。
“我们要打好国际化这一仗,特别是一定要利用好‘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红利。”干勇强调,“但是,我希望中国钢企走出去以后不要单打独斗。这一方面要求我国钢企形成合作共赢谋发展的共识,另一方面也要求国家做好顶层设计,凝聚政府、金融、企业等各方力量,帮助有需求的海外企业学习新技术、开发新品种,同时注意利用好资源,发展绿色钢企,为世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